全国首家“产业工人学分银行”在安徽启动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赵嘉茜)3月11日,全国首家“产业工人学分银行”在安徽省安庆市正式启动。首批300余名产业工人学员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成人专科开学典礼上激活个人终身学习档案。“产业工人学分银行让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碎片化学习,将工作技能转化成学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拿到文凭!”安徽天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骨干洪海感慨。作为产业学分银行的首批受益者,这名在生产一线深耕的技术骨干,如今正通过“技能变现”攻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文凭。“这套机制就像为产业工人量身定制的‘成长加速器’。”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钱丰收表示,学分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技能成长链”,工人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的时长、取得的国家专利甚至传授绝技绝活的带徒经历,都能形成可视化的“能力资产”。“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壁垒,以成果转化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将岗位技能和技术革新转化为学分,推动学以致用。产业工人可以将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实践成果,经权威认证转化为学历教育学分,真正实现‘干中学、学中干’的闭环,帮助产业工人能力与学历提升。”钱丰收说。产业工人学分银行首批试点将构建起“工会搭台、院校授课、企业用才”的协同机制。安庆市总工会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的“安庆工匠学院”还提出“产业工人学分激励计划”,明确将开展技能竞赛与创新评选活动,奖项给予学分奖励。安庆经开区人社局拟将“产业工人学分银行”纳入区域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安徽昊帆生物有限公司、安庆振宜汽车有限公司、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等12家龙头企业开发“车间课堂”,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应用化工技术等8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搬进了企业生产一线。“企业将整合资源,为工人提供多元培训课程与实战机会,促进学分与能力匹配,提升工人素质。”安徽昊帆生物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杨倩表示,产业工人学分银行使得工人参与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的实践时长可折算为课程学分,通过“学分银行+现代学徒制”模式,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零时差”对接。据悉,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于2020年12月获批成立,由安徽开放大学负责学分银行具体的建设、管理、运行等工作。产业工人可通过“皖事通”一键上传职业资格证书、专利发明、创新项目等成果,系统自动生成终身学习档案、“学习画像”,智能匹配学历提升路径。目前,学分银行平台注册用户数80余万,存储学习成果超过800万条,已设立了153家学习成果认证机构,形成覆盖全省的学习成果服务体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