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将巡回审判法庭请进校园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淼 通讯员 梁炜)“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随着清脆的法槌声敲响,一场“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于4月25日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正式开庭审理,700余名师生“零距离”接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法治教育课。这是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创新法治教育“以审促学”的缩影。“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成立以来,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法治教育,让法治种子在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本次活动是在青岛市委政法委、城阳区委政法委和区法院、检察院支持指导下举办的大型活动,也是高校与地方司法机关合作开展法治教育的创新举措。”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群表示。“如果在校园网络上被他人匿名辱骂,是否可以起诉对方?”庭审结束后,现场的热烈氛围丝毫不减。学生们纷纷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就实习就业潜在风险、防范刷单诈骗、遭受网络匿名辱骂等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积极踊跃地向法官和检察官提出疑问。面对学生的热切求知,法官和检察官们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当天,除了庭审观摩与互动交流环节,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还与城阳区人民法院、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行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法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迈入新阶段,更翻开了该校法治教育的崭新篇章。借助属地法院、检察院等优质司法资源,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构建起“理论+实践”“课内+课外”的立体化法治教育体系。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将法治教育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贯穿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实习实训、毕业、就业等各个环节,全方位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凭借“三个聚焦”营造了浓厚的学法普法氛围。学院聚焦课程体系创新,着力通过深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学院聚焦实践场景构建,每年开展主题演讲、社区普法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学院聚焦教育生态协同,着力深化校地协同、家校协同,依托属地政法资源,成立司法先议办公室并聘任法治副院长,打造全方位法治教育体系。“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法治纽扣’,塑造底线思维,为学生成长‘架设护栏’‘点亮路灯’,帮助青年学子加强自我保护、健康快乐成长。”李群说,法治意识培育需要“终身播种”,今后,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将致力于形成“预防—教育—实践—反馈”的全链条法治育人生态,为培养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作出更多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