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职业教育资讯

数字技术绘就“锦衣少年”成长图谱

物联网实训室里,广东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林晨睿紧盯着电脑上跳动的数据曲线。他正忙着开发采集温度、湿度的模块,却遇到了数据异常的棘手难题。在专业教师帮助指导下,林晨睿调整运行代码,平稳自己的心态。最终他在2024—2025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物联网应用与服务赛项”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我在学校‘锦衣少年’数字平台上传了比赛经历。没想到同学和老师们在平台上给了我三颗星!”林晨睿兴奋地展示着他“参加一次比赛”的任务记录。随着星星数量累积,他的数字人形象从“素衣少年”蜕变为“锦衣少年”。数字人身上闪闪发光的铠甲,就像林晨睿“闯关”的勋章。林晨睿的成长故事,是胡锦超职校用数字技术赋能“五育并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学校凸显“锦”文化,着力打造“锦心育人”“锦绣工程”“锦旗行动”“锦衣少年”等六大“锦”字招牌。其中,“锦衣少年”是学校推进“五育并举”的创新实践。学校开发“锦衣少年”数字人及数字平台。“‘锦’是校名,更是育人愿景。”胡锦超职校党委书记周凉凉解释说,学校建构“锦”字勋章荣誉体系,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学校围绕中职教育特色与学生特点,将五育目标细化拆解为“十八个一”具体任务,涵盖职业体验、志愿服务、技能实践、铸魂强体等实践场景,如上一次产线、做一道好菜、做一次兼职、爱一项运动等。“这是新鲜泡的茶,奶奶您尝尝!”在社区的长者茶话会上,胡锦超职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严梓滢身着茶艺服,展示迎宾、斟茶等技能。“孩子们在真实岗位上锻炼出优秀技能。”胡锦超职校教师邬苏梅赞许道。企业提供真实岗位,家长化身顾客进行评价,社区则组织长者品鉴团。校家社的联动,让“十八个一”任务更“有滋有味”。在胡锦超职校,五育目标在“十八个一”任务中得到了具象体现。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学校发挥动漫与游戏设计专业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势,结合游戏化思维,自主开发“锦衣少年”数字人以及配套的数字平台,创新评价体系,让成长有迹可循。学生只需将任务完成的情况,如文字心得、图片材料等,上传至“锦衣少年”数字平台进行自评;小组成员、教师、系部再打分、写评语,学生就获取不同数量的星星。每颗星星都对应着真实的成长刻度。学生还能在平台上选择自己的虚拟数字人形象,用一定数量的星星升级自己数字人形象,从“素衣少年”进阶为“彩衣少年”“锦衣少年”。“齐天大圣”和“嫦娥”两个虚拟数字人,是学校动漫与游戏设计专业负责人周彬带着学生团队,精心打磨出来的。起初,学生邵家俊设计的“齐天大圣”略显青涩,铠甲线条简单。在周彬指导下,邵家俊参考了戏曲的服饰特征,加入祥云纹等元素,并设计了铜、银、金三级进阶铠甲,提高不同阶段数字人形象的辨识度。当“齐天大圣”逐渐成型,邵家俊很兴奋,“我会把这段宝贵的经历放进数字平台,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积攒星星”。随着“锦衣少年”数字平台的深度应用,学生上传的数据量和教师审批量越发庞大,这让数字平台开发团队不禁捏了一把汗。为此,开发团队时常征集师生意见,优化平台索引、查询、数据解锁等功能,提高平台使用灵活度与数据处理效率。目前,开发团队启动了“锦衣少年”AI智能体的本地化部署。在优化过程中,数字平台开发负责人、信息科科长柯华坤尽管面临着一定的技术和时间压力,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在他看来,学校自主开发的“锦衣少年”数字平台,已经成为师生全员参与“十八个一”任务的得力助手,“根据数字平台,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目前学校已有65个孩子成为‘锦衣少年’,‘彩衣少年’和‘素衣少年’分别有52个和136个。”周凉凉熟练地打开手机,轻点屏幕,便能实时调取“锦衣少年”数字平台的数据。看着屏幕上的数字不断攀升,以及学生们的成长心得、师生间的温情对话,周凉凉倍感欣慰,“数字人将迎来新的形象,平台也会迭代升级,但无论如何变化,学校育人的初心不曾改变”。(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谢钰然 记者 刘盾)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
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客服电话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

电话:13099905487

Copyright 2015 - 2025 高职大专网 滇ICP备1500102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