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职业教育资讯

常州工程学院:练好职教“出海”内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程学院”)与马来西亚双溪毛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马来西亚智能焊接友谊学院于今年1月揭牌成立。成立以来,双方围绕智能焊接领域,开发了符合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这是我国在马来西亚落地的第一个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双方将共同培养适应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马来西亚智能焊接友谊学院的成立是常州工程学院深化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常州工程学院已建有巴基斯坦“郑和中心”、匈牙利海外分校等10个交流合作载体,职教“出海”跑出“加速度”。

常州工程学院校长基国林介绍,中国—马来西亚智能焊接友谊学院采取随企“出海”方式,以中资企业用工需求为核心,通过发挥多方力量,开发符合马来西亚产业发展需求的完整、成体系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大资源应用和推广,实现建设一门、应用一门、推广一门的实际目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境外办学项目、职教“出海”新范式,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职教力量。

形成“互鉴共享”办学格局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面向海外分享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经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专业群建设优势,面向当地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助力‘走出去’企业人才本土化战略。”基国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近年来,常州工程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多元协同、共建共享、品牌输入等方式,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机制、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育资源等,努力争做国际职教标准的参与者、中国职教方案的提供者、企业“走出去”的协同者,打造职教“出海”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常州工程学院以入选国家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转折点,持续深化“三教”改革,重点打造绿色化工、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群,为精准培养相关行业技艺高超、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提供助力。在基国林看来,这些特色专业群和专业相关精品课程,为学校加快职教“出海”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此外,常州工程学院还积极吸收转化国际先进职教资源,与国际知名大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与“出海”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逐步形成“互鉴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办学格局,全面提升了学校的专业国际化水平。

截至目前,常州工程学院建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外合作开发或引进课程20门;引进国际焊工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10个。

提升师生国际化素养

如何在职教“出海”中,为当地带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用的技能技术和更多就业机会,打响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实施高水平海外学习项目,提升师生国际化素养”是常州工程学院给出的答案。

据了解,近年来,常州工程学院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选派师生赴国(境)外进行访学、研学、实习交流,培养师生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师生国际化素养。5年来,该校共派出近300名专业教师赴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研学培训,选派应用化工等专业近1000名学生赴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地进行短期实习交流。

同时,据基国林介绍,他们注重深化留学生教育改革,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如今,该校持续健全校企协同培养留学生长效机制,招收培养了来自23个国家的400余名留学生,共建海外人才培养基地10个,坚持“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方法,夯实职业技能培养基础。

常州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雪华告诉记者,该校积极推进职教“出海”,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目前,该校建立的海外学院都已招收培养“双学籍”留学生,并面向当地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实习记者夏天一通讯员孙嘉隆王树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
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客服电话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